【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】嵩阳书院春雪入画, 拜孔仪式发扬优秀传统文化

【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代玉】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今晨,嵩阳书院飘起了一场春雪,院内腊梅清香沁人心脾,“先圣殿”前拜孔仪式庄严隆重,正衣冠、读拜文、诵经典、行拜礼,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满怀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敬仰,齐声诵读《大学》全文。

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区北约二公里处的嵩山南麓,自宋代以来一直是传授理学、教书育人的场所,是理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因其坐落在嵩山之阳,故名“嵩阳书院”。

先圣殿是嵩阳书院祭祀孔子的场所。又叫先师祠。面阔三间,建于一米多的基台之上。殿中根据画圣吴道子所绘制的孔子画像而塑造了高2.21米孔子行教立像。

书院内设有一处“泮池”。据说孔子家居泮水之滨,少年常在泮水池边读书。为纪念孔子,就在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,以表示不忘先师的意思。古代嵩阳书院凡考中秀才,都要要这里举行绕池仪式,表示不忘先师的教导,继承先师的博学,要效法先师品德,安邦治国。

在嵩阳书院的教育史上,儒学教育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。北宋之后,文风大行,著名学者吕蒙正、滕子京以及理学的奠基人程颢、程颐、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、传播儒家理学思想,这里成为“洛派理学(亦称程朱理学)”的诞生地,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为嵩阳书院。范仲淹、司马光、杨时等均曾在此执教,而司马光的伟大巨著《资治通鉴》其中的第9至21卷就是在这里写的。可以说,嵩阳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(完)

热门相关:我向斐少撒个娇   99次出墙:老公,情难自禁   甜蜜婚令:陆少的医神娇妻   大周仙吏   血战天下